我看没人回答,我来抛砖引玉一下吧,我好久都没正经的写一些历史回答,全是高强度输出两性领域话题,的确应该改改。
古代的农耕作物分布被称为南稻北麦,意思是多雨气候温暖湿热的江南多是种植多产的水稻,而气候干旱少雨冬季又冷气流强烈的北方,多是种植耐寒耐旱的小麦。
而小麦这种谷物,本身是较为坚硬的。它不像是大米一样,简易的舂米祛除谷壳和磨去一层谷皮后就可以水煮食用的。
水煮小麦粒不但坚硬难以下咽,并且还是煮不熟的。自古至今麦饭全是一种让人难过的吃食。以小麦为主食的西方文明,平民不是吃煮的很烂的麦糊,便是从面包师那里买一条黑面包吃。
而想要释放小麦做为谷物可口,必须要把麦子磨成面粉,来制做成多种面点。西方文明有面包,中国文明有馒头,窝头,面条,大饼等等。
那么古代中国北方人民是否吃面点为主食呢?
并不是,他们大多吃的是麦饭豆粥
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如此的——古代的麦价普遍低于大米,毕竟比起软糯美味的大米饭,坚硬的麦粒毫无疑问是一种“粗粮”。
但是一旦到那种释放麦类可口的面粉时,面粉的价格还高过大米。
原因很简易,大米只需要粗粗的磨过一遍,而坚硬的小麦需要彻底磨成粉。这需要额外的人力或畜力,反应到价格上,便是单纯小麦和面粉的差价,是两倍。
而古代中外,磨坊磨面全是非常赚钱的营生。
古代贫民吃的是麦粞饭(即麦屑饭)
以前农家收成了庄稼,米要舂,麦要磨,全是费力费时的活,麦粒放在石磨里磨出来的便是麦粞,也称麦屑、麦头。
贫农不费时费力的把小麦磨成面粉,止步于碎麦屑,然后煮熟蒸饭。于是一碗热腾腾的麦饭就上桌了。
《陈书.孝行传》说张昭:“及父卒,兄弟立不衣绵帛,不食盐醋,日唯食一升麦屑粥而已。
光绪《川沙厅志》载:“小麦以为面,圆麦磨粞,杂米食之,曰‘麦头饭’,贫者赖以接济,故他邑有‘东乡麦子’之目。”
如果一个古代人,他能顿顿都喝大米粥。那么他不是读书人便是小地主。
范仲淹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朱家是长山的富户。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他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和切成细末的咸菜一起吃,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古文为:“日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虀数茎,入少盐以啗之。如是者三年。”
范公年轻时的日子很苦,但是同時代的贫民也只能吃些痛嗓子的麦屑饭而已。
一般人哪个都吃不起。另外古代白面比大米更金贵。唐玄宗少时过生日吃碗长寿面都要他老婆当了自己的巴宝莉外套换面,这也是皇孙。。。
标签: